查看原文
其他

闽南文化在泉信 | 我校与泉州“五大剧团”签约共建

3月31日上午,在我校教学楼JB101会议厅,学校与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泉州市木偶剧团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泉州歌舞剧团泉州南音乐团等五大剧团举行共建协议签约仪式。

出席仪式的有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副书记、副团长张纯吉、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洪世键、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团长周杰俊、泉州歌舞剧团团长黄金锡、泉州南音乐团团长庄小波。我校领导刘地松、许旭明、孟庆新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桂、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刚家泰、宣传部部长徐竟芳、学生工作处处长石智生、团委书记李博诗等与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仪式。仪式由许旭明主持。


党委书记刘地松在仪式上发表讲话。他代表学校向五位剧团团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闽南文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文化特性。在当前历史时期,加强研究宣传、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一个“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更是新时代教育的必备内容。戏剧艺术是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戏曲之乡,泉州拥有南音、梨园、木偶、高甲戏和闽南歌舞等饮誉全国的文化品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些文化瑰宝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还成为海内外了解泉州文化的重要窗口。
刘地松强调,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自办学以来,始终紧紧扎根于泉州大地,创新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特色,注重学校事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对接。学校创新“三全育人”机制,2020年,学校被确定为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培育建设高校,构建“刻苦学习在泉信、志愿服务在泉信、创新创业在泉信、文明高雅在泉信、闽南文化在泉信”的“五在泉信”育人体系。本次“泉州戏曲进校园”共建活动是我校积极开展“闽南文化在泉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学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
刘地松希望,通过与五大剧团的共建,切实推进“闽南文化进校园”,为师生提供丰盛的闽南戏曲文化大餐,让师生感受闽南戏曲文化的无穷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强调,要认真汲取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把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埋进每位师生的心田,使广大师生进一步加深对闽南文化和闽南精神的理解和热爱,让闽南文化瑰宝真正发挥扎根校园、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借由艺术教育达到丰富情感、完善人格的目的。


仪式上,张纯吉、洪世键、周杰俊、黄金锡、庄小波等五大剧团团长纷纷发言表示,剧团与学校的共建,是一次推动闽南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活动,对学校与剧团的共建活动充满期待,希望今后与学校携手,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共同增强闽南文化的传播力、扩大闽南文化的影响力、提升闽南文化的创新力,共同抒写闽南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最后,刘地松代表学校分别与五大剧团的团长共同签订共建协议。

我校为第一所同时与泉州“五大剧团”开展合作共建的高校。我校将通过与“五大剧团”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活动和教育内容再丰富,教育质量再提高,文化传播再深入,闽南文化再发展,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基础、强能力、能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三次用典,理解总书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意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留着古色古香的雕梁画栋,走出了灿若繁星的仁人志士,有“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之称。


3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情况。


2021年3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福州市考察调研。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早在2002年4月,习近平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时就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1990年6月8日,习近平在福州市华林寺调研。资料图片


保护和研究历史文物,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若千钧。从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次用典中,不难看出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深意。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这一典故出自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用此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深刻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括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多次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城市建设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2019年11月,习近平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致贺信,指出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2002年4月8日,习近平在南平邵武市和平古镇考察。资料图片


“十三五”时期,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等重点项目陆续实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顺利完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进一步夯实,有力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向心力。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


2014年9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古老中国的憧憬描绘青春中国的目标,阐释了“小康”的文化源流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3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市朱熹园考察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1年3月22日下午,正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曲阜孔府考察时指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总书记这番话,为我们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这些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在科技创新最前沿、脱贫攻坚战场上、抗击疫情第一线,都得到了生动体现。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017年10月,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借元代诗人王冕《墨梅》一诗言志,彰显了大国大党的自信,表达了从容清醒的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9年8月,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无论是国内重要活动还是国际外交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时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展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强调了为政必须赢得民心民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凸显了主动求变、不断创新的重要意义;“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反映出对心志相契、携手同行的期待呼吁。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的思想与文艺作品,铸就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星河。如今,我们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4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一定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相关链接


国内首个!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签约成立
校企合作 共建嵌入式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我校党委与漳州平和暴动纪念馆共建党员培训基地
校企合作育人才  深度融合共发展——福建联誉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莅校洽谈

来源 | 党委宣传部、团委、人民日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